广西推“村BA”等全民健身活动 运动添年味******
(新春走基层)广西推“村BA”等全民健身活动 运动添年味
中新网南宁1月31日电 (林鸿羽)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大力推动下,运动过大年逐渐成为一项新年俗。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31日介绍,春节期间,广西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发动社会力量举办篮球、气排球和健身技能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庆新春,让今年春节健康气息更足。
该系列全民健身活动自中国传统“小年”开启,将持续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团队,深入广西全区街道、社区、村镇,结合地域特色与民俗文化,组织开展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科学健身指导,带动越来越多民众参与全民健身。
新春佳节期间,在广西马山县、横州市、宾阳县等地,多个乡镇、村屯之间的新春篮球赛精彩上演。村民们以球会友,众多年轻人回家过年,也参与到“村BA”赛事中来。“我们在外面打工,也不是经常回来。今年回村,看到举办这个篮球友谊赛,办得非常好,希望以后每年都办下去。”马山县林圩镇联合村新兴屯一名村民说。
北海市在各大体育场馆举行羽毛球、足球、乒乓球、象棋等赛事,2023年北海市迎新春“贺岁杯”足球比赛在大年初一开幕,吸引了不少球迷和游客到场观看。此外,南宁市“黑坑精英”钓鱼大赛,南宁市围棋协会举办的迎新春围棋比赛,让当地群众共享体育盛宴。
广西各地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龙狮贺新春”是多地的年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梧州市藤县开展“龙狮献瑞贺新春巡游展演”活动,5条龙、40多头醒狮热闹巡游。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举行首届农村“龙狮贺新春”活动,以10龙齐舞、8狮跳“八仙桌”等形式喜贺新春。
据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正在深入开展体育赛事提质增效行动,新一年将举办自治区级及以上体育赛事活动超100项,打造“一地一品”“一地多品”赛事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完)
当旅游遇上“非遗”,玩出不一样的“文化味儿”******
在四川崇州道明竹艺村,国家级非遗项目道明竹编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融合建造的“竹里”,持续带动大批游客前往打卡;在南京,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的秦淮灯会在跨年夜“亮灯”,无数游人共赏“火树银花”盛景;一阕昆曲悠扬婉转,一场皮影趣味横生,绚丽的彝族刺绣,精致的木刻版画……元旦假期,迎新贺岁,在各地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非遗的身影。
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导下,“非遗+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非遗和旅游的融合,不仅催生了更多独具文化意蕴的旅游产品,创新了旅游业态,丰富了旅游供给,也激活了数量巨大的非遗文化资源,使非遗文化通过旅游市场走进了千家万户。
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非遗旅游景区、非遗旅游小镇、非遗旅游街区、非遗旅游村寨4个类型共200个项目入选,其中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也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旅游街区,为非遗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树立了典范。
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苗族蜡染工坊,村民在画蜡画。新华社发
非遗元素让旅途更有文化气息
走进内蒙古的莫尼山非遗小镇,特色建筑依山而建,泉水潺潺、炊烟袅袅,游客们感受着小桥流水的乡村美景,欣赏着经典的非遗曲艺表演,还有各类非遗文化技艺体验项目深受欢迎。开料、描图、雕刻……游客们拿着工具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制作皮画。“蒙古族皮艺制作项目每一个环节都有学问,能来这里亲身感受,让我们此行更加有意义。”“这个非遗景区融合了民俗体验、知识科普,是个很值得去的地方。”在现场参与体验活动的游客说。
今年元旦假期,旅游市场升温回暖,为了给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带来更具文化味儿的旅游体验,各地将跨年迎新活动和本地非遗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元旦假期,广东桂城接待了超57万游客,其中灯湖西街的非遗技艺“打铁花”表演格外惊艳,给游客带来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在重庆的跨年夜市,精美的缠花艺术品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在四川德昌,原生态歌舞表演、特色服饰、葫芦笙表演、火草织布等非遗项目展现了傈僳族的独特风情。
河北省丰宁县非遗布糊画就业工坊,手工艺人在制作兔年主题布糊画。新华社发
还有越来越多景区引入了非遗项目,打造非遗展馆、非遗街区、非遗长廊等,通过展演、展销以及各类体验和游玩项目吸引游客,以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品质。“旅游不仅是为了欣赏名川大山,更是为了体验不同地区的生活气息、人文风情,非遗与人们世代相承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亲身传习体验让旅途更有收获、更为难忘。”一位旅游博主分享道。
在传统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时代,人们更期待在旅游过程中感受文化熏陶,满足乡愁情怀。传统技艺、民俗文化、民族节庆,独具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让游客耳目一新。非遗旅游景区、非遗旅游小镇、非遗旅游街区、非遗旅游村寨不断涌现,成为越来越多人愿意专程前往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大户,在种类上、跨度上、数量上、可变性上,都为旅游供给和旅游业态提供了不会耗尽的资源。”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在采访中对记者说,“旅游业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变化,由此产生产品和业态的深度,生发新的增量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利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金准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接口,这一部分的文旅融合,起步最早、结合最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市场所认可,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非遗项目的文化意蕴与旅游融合成为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将彰显多元化的地域文化和传统价值,推动了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海南省宣传展示暨第二届三亚南山非遗节展示多个非遗项目。新华社发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